关闭

举报

  • 提交
    首页 > 致富技术 > 正文
    购物车
    0

    生态农业模式

    信息发布者:马朋祥
    2019-01-21 19:26:41   转载

    生态农业模式是一种在农业生产实践中形成的兼顾农业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结构和功能优化了的农业生态系统。根据生态学的组织层次,生态农业的模式可以分为三个层次,即区域与景观布局模式、生态系统循环模式和生物多样性利用模式。在一个农业的区域和景观区中,最重要的就是平衡农业生产、生活、生态功能的整体布局。在一个通过能量和物质流动串联起来的农业生态系统中,最重要的就是保证能流、物流的畅通和物质的循环利用。

    • 本    质

    • 优化了的农业生态系统

    • 特    点

    • “四位一体”

    • 关    键

    • 物质循环利用

    目录

    1. 1 简介

    2. 2 类型

    3.  物质多层利用型

    4.  生物互利共生型

    5.  资源开发利用与环境治理型

    6.  观光旅游型

    7. 3 十大模式

      简介

      编辑

      农业生产是在一个相互联系、关系密切的体系中进行的。常规农业生产往往只见“生产”,不见“生态”与“生活”,或者仅仅重视“高产、优质、高效”,忽视了“生态、安全”。在中国农业现代化过程中,老的工业化农业模式中那种高投入、高产出、高污染的直线生产模式,由于其快捷、高效曾经得到过青睐。人们为了扩大农业生产把生态上十分重要的林地、湿地、草地变成农刚。重要生态功能区受到破坏,水土流失、缺水、风沙、旱涝等生态问题频发。今天之所以要退耕还林、退耕还草、退耕还湖就是因为过去在布局上出现了重大失误,为了追求简单和机械操作,作物大面积连片单一种植。农业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减少导致了病虫草害频发和系统稳定性下降。化石农业过分依赖农药化肥,造成环境污染和资源紧缺,为此生态农业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重新认识农业的整体性,借鉴自然生态系统的运作模式。重新设计、布局和整合农业生产体系。建立能够协调农业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生态农业模式。 [1] 

      生态农业模式概念的产生与形成与生态农业本身的兴起和发展密不可分,它是生态农业理论逐步形成及其在生产实践过程中不断完善和改进的结果。根据我国生态农业发展特色和模式的特点,结合前人对生态农业模式的定义,可将我国的生态农业模式概括为:以农业可持续发展为目的,按照生态学和经济学原理,根据地域不同,利用现代技术,将各种生产技术有机结合,建立起来的有利于人类生存和自然环境间相互协调、实现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的全面提高和协调发展的现代化农业产业经营体系。 [2] 

      类型

      编辑

      借鉴国内外学者对生态农业模式分类的成果,根据资源、物质循环的利用方式,生物之间、生物与环境之间以及系统结构、功能关系,将我国现有的生态农业模式分为以下4种类型:物质多层利用型、生物互利共生型、资源开发利用与环境治理型、观光旅游型。

      物质多层利用型

      该类型是按照农业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规律构成的一种良性循环生态模式。在该模式中,通过增加生产环和增益环将单一种植和高效饲养以及废弃物综合利用有机地结合起来,在系统内做到物质良性循环,能量多级利用,达到高产、优质、高效、低耗的目的。在该系统中一个环节的产出是另一个环节的投入,废弃物在生产过程中得到多次利用,形成良性循环系统,从而获得更高的资源利用率和最大经济效益,并有效防止了废弃物对农村环境的污染。该类型又可分为沼气利用型、病虫草防治型、产业链延长增殖型3种类型。

      生物互利共生型

      该类型利用生物群落内各层生物的不同生态位特性及互利共生关系,分层利用空间,提高生态系统光能利用率和土地生产力,增加物质生产。这是一个在空间上多层次,在时间上多序列的产业结构类型,使处于不同生态位的各生物类群在系统中各得其所、相得益彰、互惠互利,充分利用太阳能、水分和矿物质营养元素,实现对农业生态系统空间资源和土地资源的充分利用,从而提高资源的利用和生物产品的产出,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生物互利共生型以先进适用的农业技术为基础,以保护和改善农业生态环境为核心,强化农田基本建设,提高单产。该类型主要包括农林牧副渔复合型、农作物复合种植型、其他复合型3种类型。

      资源开发利用与环境治理型

      该类型依据生物与环境相互影响原理,以生态效益为主,兼顾经济效益,运用生态经济原理指导和组织农业生产,保护和改善农业生态环境与生产条件,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把人类农业生产活动纳入生态循环链内,参与生态系统的生物共生和物质循环,以求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协调发展。资源开发利用与环境治理型主要包括环境治理型和资源开发型两种类型。

      观光旅游型

      该类型是运用生态学、生态经济学原理,将生态农业建设和旅游观光结合在一起的良性模式。在交通发达的城市郊区或旅游区附近,以当地山水资源和自然景色为依托,以农业作为旅游的主题,根据自身特点,将旅游观光、休闲娱乐、科研和生产结合为一体的农业生产体系。观光旅游型生态农业模式是一种新的园林形式,是近年来新兴的城郊农业发展模式,该模式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化开发为中心,以农产品加工为突破口,以旅游观光服务为手段,在提升传统产业的同时,培植名贵瓜、果、菜、花卉和特种畜、禽、鱼以及第三产业等新兴产业,进行农业观光园建设,让游客在旅游中认识农业,了解农业,热爱农业。根据农业观光园的应用特点将其分为观光农园、农业公园、教育农园3类,各类型中又包含多种模式。 [2] 

      十大模式

      编辑

      为进一步促进生态农业的发展,2002年,农业部向全国征集到了370种生态农业模式或技术体系,通过专家反复研讨,遴选出经过一定实践运行检验,具有代表性的十大类型生态模式,并正式将这十大类型生态模式作为今后一个时期农业部的重点任务加以推广。

      这十大典型模式和配套技术是:北方“四位一体”生态模式及配套技术;南方“猪--沼--果”生态模式及配套技术;平原农林牧复合生态模式及配套技术;草地生态恢复与持续利用生态模式及配套技术;生态种植模式及配套技术;生态畜牧业生产模式及配套技术;生态渔业模式及配套技术;丘陵山区小流域综合治理模式及配套技术;设施生态农业模式及配套技术;观光生态农业模式及配套技术。 [3] 

      • 参考资料

        • 1.  唐珂主编.中国现代生态农业建设方略:中国农业出版社,2015.07

        • 2.  张乃明等编著.绿色农业知识读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9.12

        • 3.  张二勋,李春平主编.文明乡村 生态家园 乡村生态文明建设通俗读本:山东人民出版社,2014.04


      打赏捐赠
      0
      !我要举报这篇文章
      声明 本文由村网通注册会员上传并发布,村网通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村网通立场。本文如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予以删除!